今天给各位分享奔驰辛德芬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奔驰辛德尔芬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奔驰三生产地是哪里
奔驰的三大基地都在斯图加特周围。
大众在沃尔夫斯堡,奔驰在斯图加特,宝马在慕尼黑。其中奔驰的三大基地都在斯图加特周围,一个是拉斯塔特,一个是辛德芬根,最后一个是阿法尔特巴赫。
奔驰1000公里纯电续航测试引发轰动:巨头转身,也可以很快
奔驰搞了个 1000公里续航实测 证明,纯电动的那种,人狠话不多。
从中欧一直跑到地中海沿岸,途经4个国家,11个小时路程不停歇,最后还能剩下100多公里的续航。
在宣称纯电续航超过1000公里的车厂中,奔驰是第一个敢公开这么玩的。
更重要的是,测试车辆搭载的电池组体积,只有奔驰量产旗舰轿车eqs的一半,重量减少30%。
换言之,以更小的电池跑出 近2倍 的续航,怎么做到的?
先来看看这次实测的详细情况:
承担测试任务的车型,是奔驰的纯电概念车 vision eqxx 。
测试以德国sindelfingen(辛德芬根)为起点,穿越瑞士阿尔卑斯山和意大利北部,最终到达法国里维埃拉的卡西斯地中海海岸。
整条路线穿透南欧,全部里程621英里(约为1000公里)。
测试场景以高速公路为主,基本囊括了平原、山地等车辆常规行驶地形。
车辆的平均时速为54英里(87公里),温度在3-18摄氏度之间,对电池动力输出和续航折损来说,属于比较友好的区间。
根据测试,在到达目的地之后,测试车辆剩余的电量为15%,车辆的剩余里程约为140公里,也就是说,车辆整体的续航能力,应当在1140公里左右。
根据测试里程和电量情况计算,平均能耗为每100公里 8.7kwh 。
问题来了,能让奔驰有底气实测续航的vision eqxx,到底是辆什么车?
根据公开信息,vision eqxx,基于奔驰中型及紧凑型电动平台mma打造,是奔驰在今年1月份推出的一款概念跑车,主要用作奔驰电池效率的实验,官方续航数据达1200公里。
整车造型偏流线型设计,尺寸方面,车长约为4630mm,轴距为 2800mm,与特斯拉model 3基本一致。
虽然是一款概念车,但这款vision eqxx从座舱,到动力系统,都已经具备了量产的条件,很可能以奔驰豪华电动跑车的角色进行量产,与保时捷taycan、奥迪e-tron gt和特斯拉roadster等其他豪华电动车同台竞争。
除此之外,vision eqxx还在车顶安装了一块太阳能面板,在这趟测试中提供了额外 25公里 的续航。
比这辆车本身更让人好奇的是,奔驰vision eqxx搭载的电池组体积,只有eqs的一半,却能跑出比eqs多一半的续航。
怎么做到的?
影响电动车续航的主要因素,无非是 车重、风阻 和 电池 本身3个方面。
首先是 车身轻量化 ,奔驰vision eqxx使用了大量的f1赛车技术:
搭载轻质f1副车架的纯电动底盘,车身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整车车架由一块独立完整的铸件形成,节省了材料的使用。
车身其他地方,也是能省就省,根据实际结构功能需求,需要受力的地方才使用材料,不需要受力的地方则进行了镂空。
另外,动力电池作为影响车重的重要构件,也被做了减法,官方数据显示,奔驰vision eqxx搭载的是100kwh电池包,电芯来自 宁德时代 ,较最新的eqs尺寸减小50%。
风阻 方面,奔驰vision eqxx在造型上下功夫,整车线条呈流线水滴形,前脸较小且造型圆润。
结果就是,这辆车的风阻系数达到0.17cd,而理论上来说,电动车风阻系数每降低0.01cd,续航就可以增加5-8公里。
奔驰官方信息显示,vision eqxx的能源效率可以达到95%(电池提供的动能有95%可以达到车轮),相比之下,传统的燃油车大概只有30%。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电池 部分。
又要电池体积小,还要续航能力高,那就只能在一个地方做文章—— 能量密度 。
奔驰vision eqxx的电池设计,采用cell to pack(ctp)的结构设计,将电芯直接安装在电池底壳上,然后取消液冷结构,使用均热板在车底承担散热的工作。
采用这样的设计之后,奔驰vision eqxx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400wh/升,是目前主流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的2倍。
至于ctp技术是奔驰自研,还是采用外部方案,奔驰并未透露,但电芯来自宁德时代,因此由宁德时代提供从电芯到ctp集成的整套方案,也是大概率事件。
具体到最终表现,也就是平均能耗上,奔驰vision eqxx官方数据,每100公里能耗不到10kwh,此次测试的数据,是百公里8.7kwh。
这种能耗表现处于什么水平?
以我国电动车能耗限值标准为对比,奔驰vision eqxx整车重量为1750千克,对应的能耗限值为每100公里15.2kwh。
能耗效率高出 近一倍 。
电池能量密度 优秀的能耗表现,也正是奔驰vision eqxx能够实测自证续航1000 公里的底气所在。
自从去年发布那份史上最激进电动化战略之后,奔驰的动作明显加快了。
先是拿出产品——首款基于最新纯电平台打造的 eqs ,号称电动车里的s级,之后围绕着eqs,频频在智能化和电动化方面秀操作。
而且招招都要拔头筹。
智能驾驶方面,奔驰的drive pilot,成为首个获得官方认证的l3级量产自动驾驶系统,允许脱手驾驶。
同时奔驰还对外高调宣布,自家的自动驾驶系统发生事故,由奔驰官方负 全部责任 ,这也是全球第一个敢在自动驾驶权责问题上,做出承诺的主机厂。
虽然drive pilot的使用条件苛刻到无以复加,但好歹态度已经摆出来了。
电动化方面,此次1000公里实测续航,此前还没有车厂这么玩过。
除此之外,奔驰vision eqxx虽然还是概念车,但奔驰表示,很多技术将落地到奔驰之后的量产纯电动车型中,包括电池技术。
也就是说,奔驰vision eqxx展现的续航和能耗表现,很快将在奔驰的后续产品上见到。
一通操作下来,结合奔驰计划在2030年实现全面电动化的目标, 汽车 行业电动化智能化变革之下,传统车企自我革命,“大船难掉头”的规律几乎成为共识。
比如丰田,计划将混动的过渡阶段一直延续到2030年之后。
但奔驰的一番操作,似乎也为这个共识提供了一个例外:
巨头转身,也可以很快。
数字变革生产,看北京奔驰如何制造豪华 | 汽车产经
北京奔驰顺义工厂园区内的星顺餐厅,英文名称叫做“restaurant 56”,了解奔驰的朋友或许都明白其中的含义。
56号工厂,位于德国辛德芬根,s级轿车的诞生地。这座投资超过21亿欧元,于2020年投产的全新工厂,有四大特点:灵活、数字化、高效和可持续。
与此同时,在距离辛德芬根近8000公里外的北京,北京奔驰也在建设一座对标56号工厂的新工厂。如果说56号工厂代表了梅赛德斯-奔驰未来的希望,那么顺义工厂就是北京奔驰全面发力高端制造的前沿阵地。
“数字化、柔性化、高效、可持续”这四大特性,同样成为了北京奔驰生产的核心要素。而北京奔驰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方铭博则表示:“北京奔驰致力于打造数字化生产制造的新标杆。”
数字化、电动化、可持续……这些名词在变革的汽车行业已经成为新的趋势,而在产品迈向电动化与数字化的背后,是对豪华定义的更新——不仅是产品本身的豪华,同时还是可持续、负责任的豪华。
在北京奔驰党委书记、高级执行副总裁张正业看来,顺义工厂就是豪华品牌定位的体现,他说:“北京奔驰在顺义工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这个工厂的智能制造体系,就是我们对于延续豪华品牌定位所做的努力。”
6月13日,国产全新eqe在北京奔驰顺义工厂下线,这也是第400万辆国产梅赛德斯-奔驰汽车。
这既是对过去400万辆国产车成绩的一个感叹号,也是未来电动化转型的一个新开始。
用生产定义新豪华主义
北京奔驰顺义工厂从设计建造之初就全面对标56号工厂,将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生产运营360(mo360)所提倡的“数字化、柔性化、高效、可持续”智造理念贯穿其中。
在顺义工厂车间,随处可见数字化的“生产看板”,所有生产进度都可以通过可视化方式实时呈现。方铭博在采访时就拿出他的手机举例:“我们的智能化生产制造体系,拥有极高透明度,这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查看生产状态和相关的生产数据,充分确保高质量生产。”
北京奔驰将数字化生产和能力分为了5个等级:
第一, 更好地传输、储存以及数据处理,这是数字化生产最基础的架构和层级;
第二, 可视化的数据;
第三, 通过数据进行指导、建议;
第四, 基于数据实现机器设备的自我学习,让设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更加智能;
第五, 实现真正的数字化转型。利用人工智能,让机器自我学习并且做出相应决策。
方铭博表示:“目前,北京奔驰已经完全实现了前四个层级,并正在向第五个加速迈进。
而数字化基础让柔性、高效生产成为了可能。
在北京奔驰顺义工厂车间,可以看到大量agv替代了传统的生产线系统,而生产线本身的组合也可以像乐高积木一样搭配,这使得整个装配系统都更加灵活。
通过agv的增减,可以直接调整生产线容量,而切换车型所需的模具转换也可以在车间内快速进行,同时所有的零部件“配餐车”也通过agv运输,工人要做的仅仅是根据指示灯颜色为“配餐车”装载零件。
因此,顺义工厂可以实现燃油车、电动车的混线生产,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生产组织。
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北京奔驰也一直基于绿色、低碳、可持续理念打造绿色工厂。
为此,北京奔驰在2021年成立了碳中和委员会,并制定了碳中和战略规划和“走向碳中和”四步走行动方案:降低碳排放总量,提高自制绿色能源占比,通过外购绿色电力以及参与碳补偿项目抵消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
张正业说:“我们通过先进的生产工艺、能源监测管理技术、环保设施、装置等措施,例如干式喷漆、地源热泵、skylight等,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量。”
同时,顺义工厂厂区大量铺设了光伏发电设备,与地源热泵等项目一起,每年可减少上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北京奔驰还参与了2021年在京举办的绿色电力交易启动会,并称为北京市首批购买绿电企业,购电量高达3300万度。
而对于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碳排放,北京奔驰也将通过参与国内的碳补偿项目进行抵消。
“顺义工厂与辛德芬根56号工厂之间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做到了经验和技术的兼容、整合和互相学习。我们在借鉴、学习德国工厂的先进制造体系和工艺的同时,也将自身的创新科技和经验反哺给德国工厂。”方铭博说到。
危机与挑战下的从容
持续的疫情与芯片短缺为汽车行业供应链蒙上了持续的阴影,而如何在不确定的外界环境之下尽可能维持生产节奏的稳定,除去数字化基建提供的凯发app官网的技术支持,北京奔驰也围绕供应链与企业管理做了诸多准备。
比如芯片问题。
在方铭博看来,这是一个持续性的、全球性的挑战,他说:“芯片短缺带来的挑战并不会在今年年底之前得到解决,并会在未来持续一段时间。”
而供应链本身非常复杂,即便是全球企业也很难准确预知未来的情况,北京奔驰能够做的,是围绕数据管理、反馈以及供应商透明度等方面工作的加强,同时依靠柔性化生产线和灵活性排产来应对未知的挑战。过去两年间,北京奔驰的生产表现也证明了企业在生产管理体系上的优势。
再比如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
张正业表示,北京奔驰的安全生产体系已经运行了十七年,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场景都有比较完善的应对策略和制度。他以几天前北京的极端冰雹天气为例,说:“从冰雹气象预警发布开始,我们就启动了相关应急机制。在安全管理以及应急措施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个人的情况下,北京奔驰的生产并未受到任何影响。”
而面对疫情的反复,北京奔驰的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疫情防控策略,并不断优化升级。通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北京奔驰得以实现各项防疫措施的“实、严、稳、快”,确保每天进入厂区的约2万人的健康安全。
“我们还特别制定了完善的抗疫封闭生产预案,以应对紧急情况。”张正业表示。
针对最大的风险点——供应链和零部件,北京奔驰也时刻关注国产零部件供应商所在地的疫情动态,一旦所在地疫情状况有所变化,就会针对性地调整零部件防疫标准。而针对进口零部件,则会加强对进口货物的消杀和持续性的零部件环境核酸检测,以确保安全。
写在最后
张正业在谈及履新a class="hidden" href="
奔驰辛德芬根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奔驰辛德尔芬根、奔驰辛德芬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