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win10在【pconline 应用】,发布之前,关于dx12的各种猜测就从未停止过,但大多数都是毫无根据的。dx12作为计算机图形操作中最基础的api,很可能会对整个计算机的发展产生影响。遗憾的是,微软并没有和win10同时发布dx12,这为其增加了不少神秘感。然后前两天究竟dx12的改变在哪里?究竟现在市面的显卡对于dx12的详细支持如何?,的外媒wccftech就这些问题做了极其专业详细的介绍。今天,边肖将为您翻译并重新整理它们!
开始先吐个槽!这测试能代表dx12?
其实“dx12性能测试”这个词已经不止一次出现在很多媒体和厂商的评测中了,但是你知道这个测试其实并不能代表实际的dx12性能吗?(前方高能:密集恐惧症慎入!)
这个测试是一家已经成立并被认可的可靠的futuremark公司,集成在最常用的显卡评测软件3dmark中。实际名称是“驱动开销测试”,在设置中可以看到单/双线程dx11、mantle、dx12的选项。然而,事实上,——“the api overhead feature test is not a general-purpose gpu benchmark!(本测试不是普通的gpu性能测试项目)”。已经在官方描述文件中明确说明。
那么这个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关键在于“api”这一点,因为常见的图形渲染过程也需要cpu的辅助,需要directx api来实现。如果用一个很强大的显卡,搭配一个很弱的cpu,实际游戏不会很好,因为cpu不能很好的处理gpu反馈回来的图形请求。总而言之,这个测试只能够反映在图形渲染过程中cpu性能的实际调用效果而已!但是无疑最终的性能还是由gpu来决定,所以完全可以用“然并卵”来形容这个测试的结果。
对于dx12,你最关心的是什么?性能提升?——究竟使用了dx12之后同样的游戏实际体验是否会有提升?
相信这个问题应该是大多数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与dx9到dx11的主要升级侧重于画质不同,dx12的主要升级侧重于充分发挥硬件性能。这一点以前只是硬件厂商和微软自己之间的一句空话,但最近游戏厂商oxide games推出了全新rts游戏 《奇点灰烬》 的benchmark程序(给钱才能用...45美元...),这是第一个真正可以在dx12下运行的游戏程序。
推荐大家调节成最高画质观看!
国外同行也在第一时间测试了这个基准。测试的硬件为amd r9 390分别搭配i3 4130/i7 4790k,的实际成绩确实引人注目。大家可以留意右上角的帧率对比(该死的优酷水印偏偏选那个位置...),两个数字分别为实时帧率和平均帧率,在选择了dx12之后成绩相对于dx11有非常明显的提升幅度。
除了同样配置换成dx12后性能的提升,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对比是i3 dx12和i7 dx11的对比。因为显卡是r9 390,所以不难看出使用dx12后,游戏对于cpu的需求进一步降低(多人团战不再卡!妈妈我不买i7了!)的显卡需求进一步倾斜。然后是再通过底层化等手段增强显卡的利用效率!dx12带来的性能这一点基本不存在疑问!
显示效果?——dx12能否提高游戏的实际显示效果?推荐大家调节成最高画质观看!(ps:有多次撕裂现象是因为没有开垂直同步)
directx的整个开发过程可以说是游戏画质的开发过程,尤其是在dx9以来游戏的画质已经日趋完美,但是仍然跟“以假乱真”这个终极目标还有距离,和dx12的显示效果的提升也是围绕着这个展开的。目前画质最惊艳的是之前nvidia推出的一款demo——mech ti特性。虽然时间不长,但是烟雾和光影的效果都让人印象深刻,更不用说机器人穿过烟雾的那种非常自然的感觉了。总的来说,dx12的显示效果相对于之前的dx11还是有提升的,但是幅度没有之前dx9以来那么大,整体趋势还是越来越“真实”。
dx12支持与否?——我的显卡支持dx12么?这个问题相信是大家最关心的点,amd/nvidia两家就这个问题也发布过自己支持dx12的产品列表。在官方表态中,amd只要是gcn架构的产品基本都能够较好支持,这就包括了从hd7000系列以来的所有产品;.
nvidia方面则是包括fermi、kepler、maxwell三种架构,而且最新的maxwell 2.0(gtx900系列)提供的dx12支持还是所有显卡中等级最高的。但就在前两天,国外游戏开发商oxide games(就是上面dx12性能部分的那个)的开发人员却发布了一个非常惊人的消息,他们在用n卡跑自己的benchmark的时候发现nvidia的显卡并不支持directx 12的异步计算/着色器,这一功能主要用于提升显卡的工作效率,这使得n卡在改用dx12的性能提升幅度远没有竞争对手amd的显卡明显!这个问题也有可能是nvidia的驱动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nvidia官方还没有做出具体的解释和回应。
不过现在所有显卡对于dx12的具体的支持早已出炉,但是在对比详细的支持列表之前有必要先了解dx12标准目前主要的项目以及作用,所以具体的支持情况我们放在第三页来展示,首先让我们再来详细了解一下dx12标准的细节吧!
其实想支持directx 12并不困难?
回顾之前几代的directx发展史,基本的套路都是“先出dx,然后显卡再兼容”,所以能够较快支持最新的directx的厂商都会获得不小的好处(凭借dx11火起来的hd5000系列)。但是dx12与之前的几代有很大的区别,因为想要支持dx12并不像之前那么难了。
dx12的支持等级主要分成四个,从低到高分别为11_0、11_1、12_0、12_1,所以只要支持其中任意一个都可以说这款显卡支持dx12,很可能就是分别对11.0/11.1/12.0/12.1的dx标准。但是无论支持程度如何,gpu都会完整的工作在dx12的api下,相信也是微软在开发dx12的时候考虑到了目前的硬件现状。不过由于dx12还是增添了不少的新东西,硬件上自然也需要一定的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说,12_0、12_1应该才算是真正支持dx12。那么这四个档次有什么区别呢?让小编先为你解释一下。
dx12标准档次具体解释 | |
档次 | 具体支持项目 |
11_0 | resource blinding 第一档;tiled resources 第一档 |
12_0 | resource blinding 第二档;tiled resources 第二档; typed uav 第一档 |
12_1 | conservative rasterization 第一档;raster order views |
乍一看可能还是比较不明显,所以我们还是拿实际的不同架构的产品支持程度来对比。
可以看到amd最近3代显卡采用的gcn架构对于dx12的支持非常不错,比较新的gcn 1.1/1.2版本均支持dx 12.0,比较久的gcn 1.0则只支持dx 11.1标准。
而nv这边就比较整齐了,可以看到从400系列到700系列均为11.0 部分11.1标准支持,而且必须注意到maxwell 1.0、也就是gtx750/750ti也不是完整支持dx 12标准的,但是最新的gtx900系列的标准支持就非常出色了,直接支持最全面的dx 12.1标准!(再提异步计算bug)
directx 12支持等级和功能详解
resource blinding:这个可以说是基础中的基础,其实就是将实时数据(纹理、顶点缓冲、索引缓冲)导入显卡的流处理器的流水线中以便流处理器能够进行处理。可以看到amd在这部分做的最好,也可以说明gcn架构的性能发挥受显存的性能影响比较大(amd手握4096bit的hbm笑而不语),这部分对于显示效果的影响不会太明显,但是会影响显卡的性能发挥。
conservative rasterization:直译是“保守光栅”,就是从问题的根源来解决像素样本的技术,在准确度上相比传统的光栅技术会有比较大的提高。这个技术主要不是提升显卡的表现,而是用户能看到的最终显示效果,很可能也会关系到很多游戏的特效设置。保守光栅是很多新的显示技术的基础,其中一个非常有趣的就叫做“hybrid ray traced shadows”,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混合光线追踪阴影,相信是一种更加先进的阴影计算方式。
raster order views:这个规格的实际作用目前仍然不清楚,但是支持这个规格是达成12.1整体标准的一个要求,而且反而intel在这部分支持最好,具体信息我们也会继续挖掘。
typed uav formats:这个同样是gpu内部工作原理上的一个特性,不会非常直观的带来显示效果的差异,目前这部分特性所需要的生态环境尚不完善,可能要等到vr技术成为主流之后才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也不会很大。所以amd在这方面的优势虽然大,但是并没有什么卵用。但是异步计算流处理器(可以说是跨品牌交火的基础)则主要着眼于提高显卡的表现,跟图形效果方面没有太大的关系。
asynchronous compute shaders:这个就是最近nvidia风波的问题所在,这个功能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相当重要,就是在于提高最终的硬件表现,而且这个提升还不会仅限于最新的显示效果。
看完这么多参数是不是有些头晕呢?不过这也是了解你的显卡是否支持dx12其中详细标准的必须了解的,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具体型号显卡对于dx12的支持程度!
amd显卡具体支持情况
温馨提示:由于数据众多无法装入表格,只能以图片的形式展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小图放大查看!
nvidia显卡具体支持情况
总结:其实本来还有一些关于dx12的分析想写进来,可是由于时间安排的关系实在来不及了,所以这次主要是向大家普及关于dx12标准的详细介绍,以及绝大部分型号显卡对于dx12的支持度展示,后续关于dx12其中一些有趣或者值得关注的地方小编还会继续为大家展示,敬请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