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董小姐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董小姐的新能源汽车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有雄心的董明珠,她如今的车造成啥样了?
- 2、格力董明珠造出新车“艾菲”,遭到群嘲的车标到底怎么了?
- 3、董明珠曾投资数亿想圆造车梦,如今进展得怎样了?
- 4、骗局又被拆穿!7年烧光400亿的贾跃亭能造出电动汽车吗?
- 5、董明珠造车销量达全国前三,她又“赌”对了
有雄心的董明珠,她如今的车造成啥样了?
那些用“早跟你说了造车没那么简单”来看董明珠笑话的人,到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优越感,还是见多了“狼来了”已经麻木了呢?
从2016年董明珠决定跨界造车开始,很多人都在等待她的“一败涂地”。
就好像按剧本走一样,由于遭到股东的拒绝,格力电器收购银隆新能源失败。董明珠仍不死心,自掏腰包以个人名义,联合刘强东、王健林等成功完成收购,并成为银隆的第二大股东。这场一开始就不被看好的造车之路更是显得坎坷不平。
果然,今年5月30日,广东省证监局披露的已报备拟上市公司辅导工作进度表中,珠海银隆的状态是“辅导终止”,意味着珠海银隆上市失败。7月20日,南京银隆产业园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查封的新闻则是再次将“董明珠造车”推上了风口浪尖。
负面舆论无外乎“董明珠把造车看的太简单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虽然在家电行业牛x,但在造车领域可没我懂。”
我并不是觉得董明珠造车一定能成功,说实话我也没那么看好,我也承认董明珠的过度自信和雷厉风行存在不妥。但把造车与“圈钱”、“狂妄的情怀主义”完全画上等号未免太狭隘了,抱着看热闹心态的人对董小姐又了解多少呢?
“董明珠造车”跟大家想的互联网造车不太一样
董明珠很“看不起”互联网。这点从她对小米的评价就知道,“小米不过是个投资者。而不像格力,真的是凭技术来「做」。”于是也就有了2013年那个著名的10亿赌约。
不知道是她不了解小米,还是不了解互联网。很明显感觉到,董明珠是个“老派”且自大的人。
但不可否认,她是个根正苗红的实干派,嘴边挂着的永远是“掌握核心技术”和“中国制造”。总之,她一不会玩最容易火的互联网概念,二不会像某贾一样运作资本。
所以说董明珠的造车不像现在风生水起的互联网造车,提出一个概念,然后找投资人,造出几台概念车,最后在量产和交付的时候一拖再拖。
她非常务实地准备收购一家生产新能源客车的车企,也就是珠海银隆。后者主营锂电池材料供应、锂电池、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及整车的研发、生产、销售,也是个「技术派」。2015年,该公司新能源汽车销售订单7000辆,产值达百亿。
在董明珠心里,珠海银隆是块「有待发掘的金子」。她坚持认为,珠海银隆的钛酸锂电池技术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格力来说如虎添翼。
她曾表示,“格力有电机厂、有模具开发、有成型的工艺,因此可以和银隆新能源联合开发”。格力收购珠海银隆,是为了进一步把环保能源的技术融入到新的领域中去,“以后可能我们不仅是造一个环保能源的汽车,而是把两者之间的协同合作落实得更好”。
2017年格力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行业整体性增长,空调占比超过80%的格力未来保持这个增长速度的难度很高。国内空调市场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如果再依靠单一产品实现更跨越式的进步那是非常困难的,从整个家电行业来看,积极的转型是寻求进一步发展的必要之路。
所以说,董明珠的造车没有那种“为梦想窒息”的英雄主义,没那么酷也没那么前卫,也不一定是她的爱好,而是作为舵手的长远眼光,造车仅仅是投资今后的手段之一。
“董总对格力未来充满危机感。希望一直维持格力高速运转的状态。”一位格力电器的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
为了这个决策董明珠付出了什么?
众所周知,董明珠收购银隆并非一帆风顺。
在银隆事件之前,中小股东一直是支持董明珠的。董明珠这些年分红从来不手软,格力股价一路攀升,a股哪里还有第二家啊?
直到2016 年10月28日,中小股东第一次和董明珠离心离德,反对后者力主的格力电器以 130 亿元收购珠海银隆 100% 的股权。董小姐当场发飙,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
然后2017年格力实现净利润224亿元,却真的没有分红计划。
在经历了全资收购议案被股东大会否决后,董明珠以自掏腰包,拿出全部身家入股珠海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银隆。此外,她还拉上了刘强东、王健林等商业大佬一起入股,王健林毫不犹豫就出了5个亿,最终共同增资 30 亿,获得珠海银隆22.388% 的股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二掌柜。
当初以个人投资者的身份进入银隆,董明珠投入了超过10亿元。2016年,董明珠曾11次增持格力,2017年她的资金投向银隆之后,对格力电器的增持只有3次——这也导致了她被“挤出”格力电器的十大股东之列。
董小姐的造车决心可鉴可明。
投资银隆到底对不对?
回到最开始,事情的导火索就是南京银隆被查封。事件源于今年年初珠海银隆拖欠供应商货款逾10亿元,其中一家名为珠海思齐的企业因向银隆索要欠款无果后将其告上法庭。随着事件升级,致使“查封”发生。
出了这样的事,矛头纷纷指向董明珠“盲目投资”。那这家企业真的不行吗?
我们不难看出,董明珠对珠海银隆抱有厚望,几乎是下了所有赌注。因为珠海银隆与董明珠价值观相仿。
珠海银隆新能源成立于2009年,2010年珠海银隆花了约4亿人民币,收购了美国科技公司altair nanotechnologies inc的53.3%的股份,掌握了石法纳米制球技术,在储能系统和钛酸锂电池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钛酸锂该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材料相比充电速度快,只要几分钟电池即可充满,同时具有使用寿命长、安全稳定性好的优点。不过它的能量密度与前两者相比最低,低到只有三元材料的一半,意味着同等体积下可储存电量少,车子跑不远就要充电。
虽然说能量密度低,但珠海银隆还是没有放弃,坚定认为其经过长期发展也可以到达一个满意的水平。现在中国电动车市场发展迅速,在一个新的电池领域做到技术突破的话肯定比“随大流”做三元锂电池更有成就。更何况还有国家补贴。
资料显示,珠海银隆2014年、2015年以及2016年申报的国家补贴金额分别为5550万、10.155亿元、21.3537亿元;三年累计超过30亿元。
但随着国家补贴的下调,珠海银隆大面积的项目扩张已经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维持了。再加上国家开始重点鼓励长续航里程纯电动车、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发展,也就是说主营钛酸锂电池的珠海银隆将失去更多补贴。
目前,珠海银隆在全国拥有了11个产业园区布局,同时处于建设阶段的有8家。资金额投资总额高达800亿元左右。在这样大刀阔斧的扩张下,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自然容易“翻车”。
那董明珠在投资前就没有做风险评估吗?她很清楚他们主营磷酸铁锂电池,也很清楚这种电池目前还很小众并且不被看好。但是她看好啊。
这种掌握独有的核心技术并执著于此的理念,不觉得和董明珠执掌后的格力非常像吗?“掌握核心科技”,“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简直太对董小姐胃口了。
当然,我也并不是在给银隆“洗白”。董明珠投资它自然是因为认同对方的价值观,而不认同的也没必要说董明珠“盲目投资”。毕竟这不是圈投资人的钱,没有上市成功的银隆也更谈不上伤害股民。
我不否认董明珠也有可能存在决策失误,商场如战场,本身就是博弈。2016年被免职集团董事长,强硬的董明珠抹泪说雪中送碳的人太少。可是资本市场就是锦上添花,董明珠的第二个任期,相继提出过多元化、格力手机和汽车这三条路线,还没有一条完全走通。
但因此否认董明珠的“初心”,何尝不是“妖魔化”了。
最后扯两句上升一下
大概是从贾跃亭跑路开始,国内关于跨界/新兴造车这件事变得十分敏感。没错,就是“造车没那么简单”。总之,你要么居心叵测(来骗钱的),要么异想天开卖情怀。
关于造车这件事简不简单,我承认这是一个及其复杂且庞大的生态链。这个话题不是这篇的重点,而是被耗光“期待值”国人们还可以试着去相信什么。
董明珠在早前陆陆续续买了约120万股格力电器,金额约2000万元,她又要求自己在退休之前绝不卖。而贾跃亭则是一举完成了套现,时不时地股票停个牌。对比下来,至少董小姐的人品还是值得信任的不是?
有意思的是她还公开diss过贾跃亭,“当一个人没有诚信的时候,别人帮你只能一次。贾跃亭,帮他的人太多太多了,结果他让那么多人失望了。”
今年是董明珠造车的第3年,也是她人生的第64年。
在格力“2018再启航”晚会上,董明珠公开说过:退休是自然规律,但是我认为我今天还很年轻,虽然我60多岁,但我的心还是像25岁一样。
而今年25岁左右的你,心理年龄是不是已经60岁了呢?
我很敬佩这样“年轻”的董小姐。借用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的话,希望年轻的董明珠带领年轻的格力走得更好。也祝愿年轻的董明珠能在造车路上能走的更远吧。
格力董明珠造出新车“艾菲”,遭到群嘲的车标到底怎么了?
之前听说我们全国人民都知道的董小姐要造车时,就在网上闹得风风雨雨,一半人赞同:佩服董小姐的勇气和魄力,没一点经验就敢做造车这种高难度的挑战。一半人泼冷水:你以为造车是随便玩玩吗?这是高科技高门槛的行业,不要自不量力了,好好做空调吧!
最终,格力集团否决了投资银隆汽车的方案,但是董小姐却自掏腰包、与万达王健林、京东刘东强等人一起注资30亿投资了银隆,力图打造新能源。就这样,一个叫广通银隆新能源汽车的车企诞生了,当大家都快忘了董小姐的汽车梦时,董明珠的汽车出来了!
不久前,银隆新能源的第一款电动商务车—艾菲正式上市,补贴前售价为43万元。车身尺寸方面,艾菲车长达到5150毫米、车宽1835毫米、车高1890毫米,轴距达到3200毫米,在国内同级mpv中占有绝对优势,几乎是独一无二,无人能敌。
艾菲拥有双侧电滑门 电动尾门 前排无钥匙进入启动等高端实用配置,几乎高端mpv车型拥有的配置,艾菲也一样不落。
动力系统是艾菲这款车最大的亮点,银隆新能源作为“钛酸锂电池”的行业霸主,也因董明珠等大咖的参股备受关注。艾菲搭载永磁同步电机 103kwh三元锂电池,最大功率136马力,续航里程达到450km。快充2小时,慢充8小时。
当然这车的最大亮点莫过于车标,5环车标,舍我其谁,由5个圆形构成,很像小时候画的小红花,又像扑克里面的梅花5,还有人说像狗爪子印。当然了,更多的网友不禁唱起了五环之歌!你比4环多1环,这是要超越奥迪的意思吗?
其实除了车标,这款车其他方面还是值得点赞的,它所配备的碳酸锂充电快,寿命长,符合车主的需求。最后的实车表现如何,目前谁也不知道,这个只能等市场检验咯!
不过,不管怎样,董小姐的车子是造出来,也算是堵住了那帮不看好她的人的嘴了
董明珠曾投资数亿想圆造车梦,如今进展得怎样了?
说到空调,格力是个名牌。董明珠一直是互联网上的流量女王。她负责的格力,是中国的“世界名牌”,就像华为的手机一样。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她曾经带领格力变得越来越勇敢,更加努力地战斗。最后,她成为世界第一的董明珠,并选择重新创业。她把自己所有的社会价值都投入到了“造车军团”中。现在她造的新能源车出来了。让我们看看这辆车是什么样子的。
先看车标,银隆车标是五环,远远看去像盛开的梅花,有些随意,又有些柔和。至于好看不好看,就看个人审美了。
然后我们来看看新上市的车型。内饰风格和现在的丰田埃尔法很像,区别在于是纯电动车型,采用钛酸锂电池。董明珠似乎正在关注新能源汽车市场,并希望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中分得一块蛋糕。众所周知,这款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可达200多公里,在“充电困难、续航时间短”的问题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比亚迪、长城,等传统汽车品牌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续航里程短可能会成为格力汽车最大的致命点。
无论如何,这一次董明珠没有违约,而是梦想汽车制造了它。她看中银隆, 珠海,新能源汽车的原因是,银隆的关键核心竞争力是其钛酸锂电池技术。与三元锂电池相比,钛酸锂电池可在6分钟内充满电,可使用30年。即使在极其寒冷的条件下,它也能继续工作。当然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成本高,续航里程短。我相信董小姐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很大的进步。至于市场能不能认可,量产后就知道了。
感谢朋友们的耐心阅读,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那么就请多多点赞评论,并把它分享出去,让更多的朋友看到吧!
骗局又被拆穿!7年烧光400亿的贾跃亭能造出电动汽车吗?
曾经有一家新能源车企,在创建伊始,风头就足以和特斯拉媲美。
然而至今成立7年,足足烧光融资来的400亿人民币,却依然停留在ppt阶段,至今无法实现量产。
这就是由永远在“下周回国”的贾跃亭担任ceo,后又担任cpuo(首席产品和用户官)的法拉第未来,简称ff。
就在前几天,法拉第未来的独立董事特别委员会完成了先前宣布的对不准确披露指控的调查。
这里的“不一致之处”就是此前法拉第未来号称的1.4万辆订单,可实际付款的却只有几百人。
这次可以说是把贾跃亭的“美国骗局”给彻底拆穿了。
由于贾跃亭黑 历史 过多,这次咱们主要聊下法拉第未来还能造出电动 汽车 吗?
法拉第未来的前世今生
在2015年,法拉第未来声称要花10亿美元在美国建设工厂,可是仅在一年后,该工厂项目宣布暂停。
在2017年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中,贾跃亭带着法拉第未来首款 汽车 ——ff91亮相。
之后法拉第未来公司完成10亿美元首轮融资,贾跃亭出任法拉第未来ceo,可是只花了一年,便将10亿美元烧光殆尽。
同年媒体曝光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美国工厂内破败萧条,遍地荒草,整个公司只有一名员工,工厂内部没有任何生产设备。
也就是在这一年,贾老板就一直留在美国坚持他的造车梦,只留给国内债主们一句“下周回国”。
2018年2月,贾跃亭宣布法拉第未来获得15亿美元的融资,投资者为香港投资机构。
同年6月,恒大集团入股67亿港元,成为法拉第未来公司第一大股东。
在之后的8月份,法拉第未来在中国设立运营总部,命名为恒大法拉第未来智能 汽车 (中国)有限公司。
2019年贾跃亭个人信用破产,不再担任法拉第未来ceo,改由前宝马i8项目负责人毕福康接任。
2020年贾跃亭申请破产重组,不再持有法拉第未来任何股权。
2021年1月,法拉第未来宣布与spac合并在美国上市,募集资金将超过10亿美元。
至此,由贾跃亭创立的法拉第未来在7年的时间当中,迅速烧光整整400亿人民币,却只有一辆ff91电动 汽车 面世,且至今没有实现量产。
虽说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烧钱速度有目共睹,但是不论是早先的特斯拉,还是后来的小鹏,蔚来,理想等新能源造车新势力,都早已面向市场,实现量产。
唯独一开始豪气冲天,声势庞大的法拉第未来,迟迟停留在ppt阶段,这难免让人开始怀疑,法拉第未来到底能否造出电动车?
法拉第未来能造出车吗?
其实法拉第未来的这一套玩法,国内的群众已经再熟悉不过。
当你快忘记这家公司的时候,他就会跳出来继续讲ppt,然后开启下一轮融资。
大家如果用电脑进入法拉第未来的凯发app官网,将不得不感叹,页面做的真漂亮,ppt展示的非常具有未来感。
这是贾老板的一贯做法——为梦想窒息。
当然已经有很多机构和大佬,被贾老板的梦想搞得快窒息。
而法拉第未来能否成功实现量产,则要看其实际掌控者贾跃亭的情况。
要知道之前贾老板已经在美国成功申请破产重组。
根据美国法院公布的破产申请文件显示, 他的个人资产超 5 亿美元,债务约 36 亿美元,债权人超 100 位。
其中,最大债权人为深圳英大资本,债务额为2. 79 亿美元。
其次是中信银行,索赔总额2.33亿美元。
第三位是平安银行,索赔总额2.3亿美元。
第四位是中泰创展,索赔总额1.8亿美元。
第五位是中国民生信托,索赔总额为1.89亿美元。
贾老板为了破产申请通过,足足花了8个月时间。
这也意味着贾老板在美国的个人债务将解除,债权人不能在美国对贾老板继续开展任何方式的偿债要求。
但是债权人在中国还拥有对贾跃亭追索的权利,只不过在方案生效后的四年静止期内,无法对贾跃亭提起新的诉讼,并且要根据破产方案的要求,需要解除对贾跃亭的“双限”和“失信非执行人”。
也就是说贾老板的破产方案通过之后,在国内拥有了四年的自由时间,他可以用这四年来实现他的造车梦。
毕竟法拉第未来的故事还需要贾老板去讲,而法拉第未来的现任ceo毕福康也表示,将计划在贾跃亭破产重组成功后,在中国举办第一场ff91电动 汽车 的发布会。
可是为何贾老板至今仍然不敢回国呢?
那是因为贾跃亭的个人债务重组计划并不包括此前乐视 体育 、乐视云担保案中的90亿元。
简单点说,就是贾老板当年韭菜割的太狠,这一屁股债欠的太多,即使破产申请通过,依然还有一大笔债务需要其负责。
为了能够让法拉第未来顺利发展,只能继续融资。
贾老板已经不再持有法拉第未来的任何股份,但是依然是法拉第未来的实际掌控者,当真让人匪夷所思。
但是贾老板在美国的日子过得依然十分潇洒,据相关报道,贾跃亭在美国著名富人区帕洛斯佛迪半岛至少购买了5处房产。
目前贾跃亭在美国住的房子是一栋占地约5300平米,建筑面积724平方米的豪宅,估值达到近900万美元。
或许法拉第未来何时能够造车成功,就和贾老板什么时候回国一样,永远是个谜。
反复被割韭菜
国内大佬为何又伸出援手
谈起贾老板当年割韭菜的黑 历史 ,不得不感叹十分良心,因为贾老板只割富人的钱,越有钱割得越狠。
当年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被贾老板坑了160亿之后,在发布会上哭着骂自己傻的情形,仿佛还在眼前。
但是资本市场永远都是利益在驱动,别管贾老板以前有多少黑 历史 ,只要有利可图,国内的大佬依然还是愿意抢着给贾老板送钱。
去年初,在法拉第未来的新一轮融资中,广东珠海市国资就向其投资20亿元,并计划在珠海建设法拉第未来的生产基地。
同时,珠海两大国企,格力集团与华发集团共同投资了法拉第未来公司,看来格力的董小姐也看上了贾跃亭。
除此之外,国内 汽车 巨头吉利也参与其中,投资额度在3000万到4000万美元,并且计划和富士康一起为法拉第未来的新能源 汽车 代工。
当然了,这点钱还不够贾老板塞牙缝的,但是这至少向人们证明了,贾老板的故事依然有不少人相信。
法拉第未来在珠海成立公司,是因为珠海将新能源 汽车 列入重点发展项目。
看着合肥用70亿豪赌蔚来成功,不免让其他地方心动。
而广东有深圳和广州两个巨头城市,排在其后的珠海想引入新能源车企相当不易。
这次珠海国资委用20亿来投资贾老板的法拉第未来,自然是想和合肥豪赌蔚来成功一样,把宝压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
毕竟未来是电动车的天下,各路资本对电动车无比狂热,现在不入局,以后就晚了。
而吉利作为传统 汽车 巨头,深耕 汽车 领域多年,自然也不傻。
虽说吉利的 汽车 销量一直在国产 汽车 中占据首位,但是在新能源领域,吉利旗下的电动车销量却一直低迷。
现在就如同当年手机行业刚刚开启智能手机时代一样,如果不能够成功转型,难免结局和诺基亚,摩托罗拉一样。
在这个时候,如果吉利不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搞点大动作,将在资本市场逐渐失去新引力。
这个局面是吉利老总李书福不愿意看到的,作为国产 汽车 领域的传奇人物,李书福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因此吉利选择和贾老板的法拉第未来合作,可谓是有枣没枣,先打三杆子再说。
毕竟这次吉利也没有投资太多,更多是向资本市场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时希望能从法拉第未来身上学到些技术。
再说格力的董小姐,其实格力早在2016年就花了30亿收购了一家新能源公司,不过只造出了一款mpv车型的电动 汽车 ,之后便没有了下文。
后来格力还进入过手机市场,开始制造智能手机,但销量一般。
因此这次和贾老板合作,无非也是想向资本市场证明,格力依然是一家充满想象力的公司,谁让资本市场就喜欢这个。
这些商界大佬们难道不知道贾跃亭的黑 历史 ,只怕他们知道的更多。
大佬们都不傻,这一切的背后只有利益,无非是各取所需。
新能源 汽车 是未来趋势,资本市场喜欢企业讲这个故事,而贾跃亭则更需要把这个故事继续讲下去。
董明珠造车销量达全国前三,她又“赌”对了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董明珠造车一事都被外界认为是她在商场上为数不多的失利时刻。为了这项投资,董明珠失去了格力集团董事会主席之位、掏空了积蓄、又动用人脉拉来了王健林和刘强东。然而结果我们都知道,魏银仓不仅狠坑了董明珠一大笔,远逃海外之际还顺手向她身上泼了脏水,最后俩人对簿公堂,还是格力站出来力挺董明珠。
正因如此,外界大多都认为董明珠的造车计划将要和造手机一样宣告“流产”了。然而没有想到的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自从进入到2021年之后,我们能明显感觉到新能源市场似乎越发地热闹了。无数新能源车企破土而出,董明珠的“老对头”雷军甚至也宣布要造车了,而后小米 汽车 公司成立,雷军四处奔波寻找合作,并且投资了数十家造车相关的企业。无独有偶,同样是做数码相关的企业,富士康也发布了自有的电动车品牌,新能源行业迎来了无数的跨行而来的成功地企业家,这都证明了新能源的无线前景。
董明珠投资的也是新能源 汽车 ,而她发掘到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商机的时候,甚至比雷军还要早得多。五年前董明珠孤注一掷,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投资给银隆,那时候的她认为银隆的沉寂只是因为生不逢时,是被埋在沙子里的金子,而她就是挖金人。深深相信银隆未来必定会崛起的董明珠,拉上王健林和刘强东等人,共同为银隆投资了30亿元,霎时间将银隆的估值提高了。
不仅如此,董明珠之后多次以个人的名义向银隆投资,直到成为了银隆的第二大股东。这个时候的董明珠认为自己抓住了时代的浪潮,银隆必定会成为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王者”。而后董明珠就跌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跟头。银隆上市失败、高层内讧、拖欠货款、创始人外逃等,种种行为无一不是在宣告银隆的不靠谱。特别是银隆的创始人,凭借着一张巧嘴将钛酸锂包装成可以赶超比亚迪的高端技术,也正因为魏银仓描绘的蓝图,才让董明珠下定决心投资的。
事实上,魏银仓信心满满地拿出来的高 科技 技术只是一个陷阱而已,根本就没有办法落地,是魏银仓从一家在美国退市的小公司手里买下来的,总价还不到4亿元。魏银仓遇到董明珠的时候,银隆的估值大约是130亿元,然而他们相遇的前一年,银隆的估值还不到25亿元,在魏银仓的操作下,银隆才创造了一年内从25亿元到130亿元的夸张的涨幅。就这样,魏银仓用不到4亿的成本轻轻松松套走了董明珠几十亿元的投资。
为了将银隆扶植起来,董明珠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多次出面站台,甚至放出了“银隆电池十年不坏,坏了算我的”这种话,足以证明董明珠对于这项高 科技 技术的信任。但魏银仓没有说的是碳酸锂技术完全没有办法商用,它只是一种停留在理论阶段的技术。更不用说魏银仓本身也不打算搞研发,他只是用来骗投资而已,因此董明珠的这项投资就很难达到她预想的结果。随着董明珠的投资筹码越重,越来越多格力的员工深入到银隆的董事会和管理层中。
因此魏银仓在自己创建的公司中失去了话语权,这也是促使他跑路的一大原因。整个事件的转折是魏银仓的一项投资计划,他想要投资的是一家美国的公司,但是并没有经过董明珠和董事会的同意,就准备私自将5,000万美元汇入到别人公司的账户。但是董明珠已经深入到管理层,她中途插手,直接将这笔钱转了回来,这也让魏银仓的收购计划宣告失败。
由此两个人矛盾升级,而这个时候新能源又因为订单下降,厂区停工等问题,被供应商上门讨债,魏银仓直接拍拍屁股走人了。这个时候的董明珠才知道自己被骗了,她一纸诉状将魏银仓告上了法庭。
然而魏银仓此时已经逃到了香港,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这是董明珠要打压估值、侵占民企,将矛盾推到了董明珠自己的头上。在这一片混乱中,最终是董明珠全权接手了银隆这个烂摊子。2020年一整年的时间,董明珠频繁出现在拍卖场上,但是银隆仍然无人问津,最终还是董明珠再度增持,银隆成为了格力的子公司。
好在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银隆又有了一些明显的好转,在我国2021年前三个季度的新能源客车的销量榜上,银隆还能排在第四。9月份银隆更是跻身前三名,同比增长了180%,是同类企业中增幅最显著的。不过格力的营收却远远落后于美的和海尔,很明显董小姐还有不少需要解决的难题。
董小姐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董小姐的新能源汽车、董小姐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