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瑞银电动汽车新能源,以及龙瑞新能源电动汽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c基金以锂电为主吗
- 2、国投瑞银新能源a有回升可能吗
- 3、新能源市场又一波涨价潮来袭,为何电动汽车的价格会那么贵?
- 4、电动车大爆发,原材料够吗?不够!这些有色金属需求量飙升8倍
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c基金以锂电为主吗
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c基金以锂电为主。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锂矿/电池方向的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c,属于超强赛道品种,主要受新能源汽车销量、锂电池装机量和动力电池价格影响,行业景气度较高。
国投瑞银新能源a有回升可能吗
国投瑞银新能源a:2022年三季度报告 施成
新能源汽车方面,我们认为2023年的销量会明显超过目前市场预期。从中国和欧洲来看,芯片、线束等环节的制约得到缓解,汽车产量提升。新能源汽车以特斯拉、比亚迪为代表,在新产能投放后有进一步降价抢占市场的动力。目前燃油车的单位盈利已经较低,外资产商对于利润看重,后续有可能会有稳价保盈利的举动,因此新能源汽车的替代逻辑顺利。我们认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很可能在渗透率到80%之前,都不会有明显的阻碍。目前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的估值在历史低位,我们看好整体行业表现。
新能源发电行业,市场预期硅料在四季度开始降价。我们看好光伏行业在2023年有较快增长,但由于市场对于放量的预期较为一致,同时对于单位盈利能力的期望较高,整体产业链投资性价比并没有特别高。我们选择其中新技术、低渗透率产品进行投资。
新能源市场又一波涨价潮来袭,为何电动汽车的价格会那么贵?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动汽车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并博得青睐,人们都对这种新型能源轿车兴趣盎然,但无奈都止步于它的价格,难道电动汽车永远不会比燃油车便宜吗?首先来说,电动车比燃油车贵就贵在制造成本上,光是造价就差不多是汽油车的两倍了,售价就自然不用说了。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丰田卡罗拉车型,传统燃油版十万出头就可以入手一台,但是混动车型哪怕是在补贴之后都要十五万多,如果是纯电动汽车,售价将会跟高。你肯定有很多疑问,那就跟着小编往下继续看看吧。
现如今不少电动车型都是套用了同款汽油车的车壳,那么清华大学有一篇《电动汽车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耗、碳排放和成本收益研究》的论文。它里面说,电动车是由传统的汽油车通过撤换汽油动力系统,增加电动动力系统改造出来的。
小编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文章说如果是一辆十万元的国产车,算上研发、装配、材料等等,总的造价成本只有售价的50%左右。再除去发动机、变速箱等等汽油动力系统部件,光是一个车壳子,成本就只有整车售价的30%左右。那么显而易见,十万级别的电动车,车壳成本在2.1万左右。
那除了车壳,电动车的成本,还要加上刚才说的电动动力系统的,也就电池、电机、电控。大概和小时候玩的四驱车差不多,有电池、马达,马达还分好的和坏的,最后还要有个开关,和如今的电动车如出一辙,都能把电能转化为车辆的动能。
先说电池,现在电动车用的电池,基本上都是三元锂电池了。工信部公布的前8批296款电动车里面,用三元锂的一共221款,算多的。那么根据国际投资分析机构瑞银的数据,目前国内三元锂电池的价格,是每度1042块钱,以2018年电动车销量第一的比亚迪元ev为例。42度的电池,成本4.4万。
然后是电机和电控成本,电动车电池本身的这个容量并不是很大,所以说电机功率也不会太大,否则耗电太快也有可能损坏电池。电池那么贵,必须保护好你说是不是?那么10万块钱电动车的电机,一般是单电机,功率100千瓦左右,就和普通家用车子发动机的那个最大功率是差不多的,小一点的80多千瓦,多一点114、115千瓦。所以根据电池中国网,《中外主流动力电池对比研究》,这么一说,一套功率100千瓦的电机再加上配套的电动系统,2万块钱的样子。
现在咱们来算算,总的造车成本有多少钱,壳子2.1万,电池4.4万,电机、电控又是2万,一辆十万块的电动车,光成本就达到了8.5万,已经快要达到了燃油车的两倍。这么一算,高昂的售价还是确有道理的。
实话实说就是电动车的成本确实还是比较高的,主要还是要靠国家的补贴和政策福利了,对我们买车的人来说,如今买电动车属实是一个好的选择,节能、环保,又省钱还避免了限号的困扰。并且,你多花的钱买到的车,造车成本跟高,想来想去,也算是赚了,你们觉得呢?
电动车大爆发,原材料够吗?不够!这些有色金属需求量飙升8倍
作者 | 首财君
上周五“有色”涨势凶猛,尾盘有色指数收在最高点,并且有色指数创了2018年以来近2年的新高。
有色板块虽然大涨,但是a股众多投资者却表示很“纠结”。一是因为有色这类周期性品种的估值天花板很低,我现在去追会不会买在高点?二是有色品种这么多,无从下手,买啥能跑出超额收益呢?
有色做的好,财富自由早
首财君知道投资圈里有句老话,有色做得好,财富自由早。
这是说有色金属行情一旦真正发动,往往暗含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货币政策的调整以及一波中级别周期的开启,同时也会给投资人带来巨大的超额收益。
那么本轮有色上涨究竟是短期的反弹?还是中期风格的切换?
有啥逻辑?
一、高盛认为以有色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将在明年迎来牛市
二、哪些细分有色品种能够跑出超额收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复盘?在a股这些有色个股中启动的早的、涨幅大的,基本都是锂、钴这些和新能源 汽车 密切相关的金属。
有的朋友表示锂、钴这些品种近期内涨的都很高了,对它们的成长空间表示很“忧虑”。
前不久投行瑞银发文称未来十年后全球新电动 汽车 的渗透率将达到40%,同时这也意味着将大幅提高市场对锂电池和相关原材料的需求。因此未来10年内锂、钴、稀土、铜等将大幅短缺。
据瑞银的估算,2030年电动 汽车 渗透率为40%——高于市场的平均预期30%。瑞银做出如此判断的理由是,电动车成本和燃油车成本的差异将在2024年完全被抹去,加上各国政府大力推广电动车,在十年后,电动车的渗透率将达到40%。
2、新能源 汽车 储能,锂电池大爆发。
当新能源 汽车 在高飞猛进的时候,作为新能源 汽车 心脏的
——锂电池自然也差不了。
根据瑞银的数据,到2030年锂离子电池需求为2596gwh,而目前仅为148gwh;同时目前全球各国都在大力倡导低碳环保,都在大力发展光伏和风力发电,但大家要知道“风光”发电是不能直接用的,需要储能才能用,因此到2023年储能系统有望给锂电池带来136gwh额外需求。
按照瑞银对电动车普及率的假设,在未来十年,电池需求预计增长
13倍将改变电池制造原材料需求步伐。
瑞银预计,锂需求增长8倍以上,天然石墨增长5倍,稀土(钕镨)和钴市场规模扩大3倍。
4、如此强大的需求,将促使相关矿产在未来10年内出现短缺。
据瑞银称,
目前镍的短缺已经在今年出现,短缺102.3万吨,短缺21%。到2023年,钴和稀土都将陷入短缺,其中稀土将短缺4.11万吨,短缺比例达47%;钴将短缺6.8万吨,短缺比例23%。
投资机会:
国内机构认为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2021q1排产计划预期环比继续增加,叠加因钴、锂价格快速上行,下游企业备货意愿增强,产业链各环节需求现“长鞭效应”,建议重点关注各细分领域龙头公司。
1、钴方面,近期市场新一轮收储传言兴起,此外由于海外疫情加剧港口运力下降,钴原料紧张情绪加剧,钴价或进入快速上行区间;
2、锂方面,sqm与lg签署9年合计5.5万吨锂盐供应长单,avz和赣锋签订最长10年包销协议,产业链龙头效应愈显,电动车资源稀缺性需得到重视;
3、镍方面,上周镍价格大涨。硫酸镍价格收报3.03万元/吨,周内价格上涨9.0%。电解锰价格收报12400元/吨,周内价格上涨11.7%;
根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30年,动力电池对镍的需求量将从2020年的13.9万吨飙升10倍到140万吨,占镍总需求的30%。
国内机构也表示镍受益于单位用量和电池车产销量双升,未来十年镍将是最有前途的电池金属。
4、稀土方面,稀土下游最大应用方向为钕铁硼,主要应用于传统 汽车 、新能源 汽车 、变频空调、风电等领域,我国稀土储量、产量、出口量、消费量均全球领先,拥有全球最完整的稀土产业链。
近年来国内稀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下游磁材、催化、储氢等应用高速发展,供需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逆全球化下稀土资源的战略地位有望大幅提升,稀土价格有望持续提升。建议持续关注稀土板块战略配置价值。
瑞银电动汽车新能源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龙瑞新能源电动汽车、瑞银电动汽车新能源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